在自助中体验成长 在互助中感受快乐——公司2014级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成功落幕
时间:2014-11-26,点击:1552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连接着学校,联系着同学,在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活动组织、朋辈互助、危机预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切实提高心理委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 11月5日-11月20日期间,公司对2014级32名心理委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得重视,培训内容全面
    公司心理委员培训工作一直都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学工处处长朱伟军、公司党总支书记李素婷、副经理安莹、校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马敏等领导和相关老师从培训方案的操作性、培训要求的合理性、培训效果的可达性等多方面均对这次培训进行了有力的指导,依据学院制定的《老员工常见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理》、《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和方法》、《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制定了心理委员培训方案,组织了朋辈团体辅导技巧的培训和宿舍心理座谈会,马敏、缪斯、赵燕、郝红艳、龚魏魏等几位培训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幽默进行讲解,形式丰富、层层递进,力求全方位提升心理委员素质,得到参加培训的心理委员的认可。
    二、重实践,着力提升技能
    本次心理委员培训着重以实践训练为载体,注重心理委员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要求心理委员在培训结束后完成“四个一”:撰写一份培训心得体会,组织开展一次班级主题心理活动,填写一张班级心理健康情况分析表,体验一次朋辈心理辅导过程。本次培训把心理委员的培训和新生班级建设相结合,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提高班级干部工作能力相结合,让心理委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
    三、常交流,贯彻自助互助
    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不仅注重他们的自身成长更注重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因此“在自助中体验成长  在互助中感受快乐”的理念也始终贯穿整个培训全程。无论是在理论讲解中,还是在团体活动中,我们都安排了交流的环节;而在最后的座谈中,更是强调各班级、各宿舍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学会整合资源,实现自我和团体的共同成长。通过培训,同学们深刻理解到:班级心理委员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个人成长的一个过程;心理委员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班级同学的心理港湾;心理委员不仅要注重技巧的训练,更要注重态度的塑造;心理委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心理委员要自助更要互助。
    随着这批心灵使者的上岗履职,本学年心理委员集中培训工作也圆满结束。他们将为公司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添砖加瓦,为身边的同学提供更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为公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